導語
【文眼】球迷的靈魂天問觀點、態(tài)度、果去國安行為,解讀金輝以及隨之產(chǎn)生的董事輿論壓力,可以對俱樂部的長周運營施加直接影響,甚至能夠決定主教練的發(fā)出命運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靈魂天問球迷們即便不是果去國安俱樂部真正意義的股東,也是解讀金輝“精神股東”。
作者丨張賓
圖片丨來自網(wǎng)絡
在北京國安客場0比6輸給山東泰山之后,董事國安俱樂部董事長周金輝上周與一線隊的全體成員召開座談會。在座談會上,發(fā)出周金輝像哲學家蘇格拉底一樣,靈魂天問發(fā)出了一個“靈魂天問”——“誰真正擁有俱樂部?”
在中國足壇,果去國安除了陜西長安競技在嘗試會員制模式外,解讀金輝其他所有俱樂部都是現(xiàn)代化的企業(yè)模式,亦即投資人擁有俱樂部。周金輝顯然不會明知故問,他拷問的實際上是球迷與俱樂部之間的關系。
球迷是俱樂部的所有者,或者部分所有者,在國際足壇并不是稀罕事。最典型的就是西甲幾大豪門所實行的會員制,以及德甲聯(lián)賽所采納的50+1模式。
會員制其實是足球俱樂部誕生之初就采取的模式,會員所繳納的會費是俱樂部最主要的收入來源。會員們也理所當然是俱樂部的股東,對重大事項擁有表決權。在西甲一共四支俱樂部實行會員制,分別是皇馬、巴薩、畢爾巴鄂和奧薩蘇納。
當足球俱樂部進展到職業(yè)階段,會員模式變得無以為繼,絕大多數(shù)俱樂部都進行了企業(yè)化改革。但是,西甲的這四支傳統(tǒng)豪門卻并沒有被強迫進行改革,保留了會員制的傳統(tǒng)。究其因,它們在會員制的模式下依然可以擁有良好的財務狀況,并沒有生存之虞?;蜀R和巴薩幾乎是全世界吸金能力最強的足球俱樂部,畢爾巴鄂和奧薩蘇納靠會員制模式也能夠勉強維持。
在現(xiàn)行足球俱樂部運營體制下,收入的來源與會員制或者股份制并無太大關系,營收主要靠門票、轉播權收入、贊助以及特許權收入等。股份制可以給俱樂部帶來更多資金投入,使后者擁有更強的競爭力?;蜀R和巴薩卻并不需要為此擔心,他們即便財務狀況不夠理想,也并不擔心對巨星缺乏吸引力,這是豪門底蘊決定的。畢爾巴鄂和奧薩蘇納則是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地方球會,更看重當?shù)厍騿T的培養(yǎng)。
會員制并不太符合現(xiàn)代足球的發(fā)展規(guī)律,也存在諸多弊端,但是因為對會員權利的尊重,便以一種傳統(tǒng)的方式保留了下來。身為會員的球迷有權利參與到俱樂部重大事項的表決中,他們實際上是俱樂部的所有者。只不過,代他們行使權力的是由他們選舉出來的主席,以及主席所組建的管理團隊。
德甲的50+1模式,并沒有拋棄會員“當家做主”的傳統(tǒng),但引入了現(xiàn)代化的企業(yè)制度,讓俱樂部可以更良性地運轉。
上世紀末,德甲進行了改革,俱樂部仍然保持了會員制體系,但是隸屬于俱樂部的球隊則改制成為股份公司。球隊既然成為了股份公司,便可以吸納外部投資者的資金。在球隊的股權中,無論俱樂部和外部投資者占比多少,俱樂部必須擁有超過50%的表決權。換言之,在俱樂部的重大事項決策過程中,俱樂部仍然是控股方,會員們依然是真正的話事人。
這確保俱樂部的利益始終被放在第一位。近年來,無論國際足壇的格局如何變化,德甲這邊風景獨好,保持了穩(wěn)定和繁榮的狀態(tài)。畢竟在現(xiàn)有模式下,來自中東、美國的富豪們對于投資德甲俱樂部并沒有太多興趣。客觀來說,德甲的競爭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,但它依舊是五大聯(lián)賽里面財政狀況最健康的聯(lián)賽。有球迷當家做主,俱樂部就不會成為某些投機資本的“玩物”。
中國的情況完全不同,我們的足球俱樂部沒有會員制的傳統(tǒng),靠會員制也很難維系日常運作。陜西長安競技是第一個敢于吃螃蟹者,勇氣可嘉,但前途卻并不光明。當下,無論是中甲俱樂部、中乙俱樂部,還是中超俱樂部,靠門票、轉播權、贊助和特許商品銷售等無法保障俱樂部正常運作。會員的“輸血”是有益補充,無法成為主要收入來源,也不具有可持續(xù)性。其借鑒德甲的50+1模式,或許更具有可行性。
回到周金輝的這個靈魂天問,他顯然并不是考慮幫助國安隊引入會員制模式。畢竟會員制模式與現(xiàn)代足球的發(fā)展規(guī)律其實是悖行的。他所追尋的無非是“會員制精神”。所謂的“會員制精神”,就是承認球迷們的主人公精神。
球迷與俱樂部之間的關系確實是錯綜復雜的,不僅僅是消費者與無形商品之間的簡單買賣關系。消費者去商場購物,不會對這個商場產(chǎn)生感情的映射,不喜歡這家商場便可以換一家;而球迷對于俱樂部而言,不僅僅是衣食父母的關系,彼此之間存在著強烈的情感依附。
正如周金輝所言,“這個問題在中國足壇很少被正式提及,因為它看似簡單,卻是一個復雜的問題,值得持續(xù)研究討論。我覺得俱樂部和球迷之間本質上是共生關系,是一種以共同的身份認同、情感歸屬和歷史記憶為基礎,隨著時間不斷演變,既存在利益共生又時有沖突的,是一種復雜的、長期的、充滿情感張力的共生關系?!?/p>
周金輝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具有足夠的深度。投資人可能會走馬燈更換,但一支球隊屬于一座城市,屬于一群球迷的特質不會隨之改變。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,俱樂部與投資人之間的關系是短期商業(yè)行為,俱樂部與城市和球迷之間才是長期的、牢不可破的情感關系。
在中國當下的俱樂部股權結構之下,不太可能讓球迷們直接參與到俱樂部的重大事項決策之中。但是他們的觀點、態(tài)度、行為,以及隨之產(chǎn)生的輿論壓力,可以對俱樂部的運營施加直接影響,甚至能夠決定主教練的命運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球迷們即便不是俱樂部真正意義的股東,也是“精神股東”。
“俱樂部和球迷之間的價值觀是雙向錨定、雙向奔赴的,俱樂部和球迷需要以相互忠誠和支持來打造雙方共同認可的價值觀,這個共同的價值觀是俱樂部與球迷之間的身份紐帶、情感紐帶,也是俱樂部實現(xiàn)長期、良性、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基石?!敝芙疠x的這番表態(tài)已經(jīng)回答了自己提出的“靈魂天問”,球迷永遠不是看客、過客,他們是俱樂部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?!八茌d舟,亦能覆舟”,用來描述球迷與俱樂部之間的關系也非常貼切。
章節(jié)評論
段評